機械生成時代的藝術

1

瑞士人工智能專家 Jurgen Schmidhuber 一次演講中說,我們不該把自己和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看做“我們”和“他們”,而該把自己和人性當做宇宙通往更高復雜度路上的墊腳石。

在這充滿超人哲學意味的言論背後,Schmidhuber 有自己的一套理論。

笛卡爾說“我思故我在”,人類向來為自身獨一無二的思考能力而自豪。Schmidhuber 則認為,“理解”和“創造”這樣的思考過程,實質上是信息的壓縮。美感和幽默,則都是不同的信息壓縮方式,機器同樣能夠掌握。不僅如此,算法還可以自我進化,不斷依據外界信息優化自己,逐漸超越人類。

這種不斷迭代、進化自我的算法屬於一類被稱作“種子 AI”(Seed AI)的構架,它的實現意味著強人工智能的誕生。人工智能研究者們對於強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出現有所爭議,但是都認為它標志著機器在智能上全面超過人類。

Schmidhuber 是個堅定的奇點論者,相信技術的指數增長會讓人類社會在短期內發生生產方式的巨變。這些想法也並非他獨有,不少奇點論者同樣認為,人類只是智能進化中的一步。人們歷來熱衷於探索世界,而人工智能也只是這種無止盡探索的自然延展。

這種無止盡的探索,也在藝術創作中催生了日新月異的表達方式。人性與機械性交匯的典型,也許正是融入了技術的藝術創作。

例如Anna Ridler,期望將視覺與聽覺的表達相互關聯,擴展人表達的能力。於是她用自己多年的繪畫作品訓練了一個人工智能模型,讓它能夠分析和歸類自己的一筆一式。然後與作曲家合作,為各種繪畫方式編配不同女高音聲音樣本。最後,Ridler 利用眼鏡上的攝像頭獲取筆式信息,讓筆觸藉由人工智能同時生成繪畫與音樂。